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曹茜茜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jié),講述了鮮活的“人文經濟學”。掛艾草、賽龍舟、吃粽子等蘊藏著古人智慧的生活方式,在國潮熱、新中式、非遺市集等文化載體的推動下,極大豐富了游客的出行體驗,拉動吃、住、行、游、購、娛等領域消費走高,也讓我們看到了文化與經濟交融發(fā)展的更多可能性。
“文化很發(fā)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梢匝芯恳幌逻@里面的人文經濟學?!比ツ耆珖鴥蓵?,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這一研究命題?!叭宋慕洕鷮W”,蘊含著文化與經濟互動融合、共生共榮的辯證法。今年端午假期,“文化”“旅游”“節(jié)日”等元素互相碰撞,一場龍舟賽帶火一座城市,一部《竹海幻境》帶活一個景區(qū),甚至是一些小小的艾草花束都能推動盒馬鮮生長沙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185%。這正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生動案例。
在節(jié)日中感受人文經濟的魅力,不僅要“見物”,更要“見人”。近年來,從“村晚”到“村BA”再到“村超”,“村文化”橫空出世、魅力無限,彰顯著鄉(xiāng)土文化的獨特價值,也傳遞出廣大群眾“參與文化、享受文化”的期待和需求。真正有生命力的傳統(tǒng)文化,是滲透在百姓生活里的。也就是說,文化只有代入“人”的情感,才能更有效地轉化成市場價值。今年端午恰逢高考,不少老字號企業(yè)乘勢推出“糕粽”禮盒,“高中”的寓意既給消費者提供了情緒價值,也點綴了節(jié)日氛圍。文化的熱鬧,充盈了精神世界,拉動了經濟發(fā)展,彰顯著無窮活力。
當然,創(chuàng)新是無止境的。觀察那些口碑在線的爆款城市或旅游景點,無一例外離不開多彩文化的支撐和消費場景的創(chuàng)新。岳陽市受益于“龍舟小城”的稱號,端午假期三天接待游客136.76萬人次,游客總花費10.98億元。也當看到,文化是流動的,公眾的需求也是變化的。不斷深挖更多動人的“小城故事”,讓傳統(tǒng)文化從“深閨高院”走近、走進“大街小巷”,才能讓傳統(tǒng)文化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進而助推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
古老與現(xiàn)代、文化與經濟“比翼齊飛”,為人們提供著心靈滋養(yǎng)與精神力量。如果端午龍舟賽您還沒看過癮,不妨再期待一下將于6月20日激情開賽的湖南沅陵傳統(tǒng)龍舟賽??梢灶A見,讓經濟融入人文、讓人文浸潤經濟,端午吹響的暑期文旅“前哨”,將成為節(jié)日經濟動人的回響。
責編:萬麗君
一審:萬麗君
二審:歐陽金雨
三審:王禮生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 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