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服務 教育動態(tài) “堅決防止和糾正學歷歧視”要過幾關?

“堅決防止和糾正學歷歧視”要過幾關?

2022-03-14 10:59:30 北京青年報

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非常關注就業(yè)問題,針對就業(yè)歧視,多名代表委員提出要破解“35歲難題”。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決防止和糾正性別、年齡、學歷等就業(yè)歧視,大力營造公平就業(yè)環(huán)境?!边@是防止和糾正就業(yè)歧視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樹立正確用人導向。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國有企業(yè)要帶頭扭轉(zhuǎn)“唯名?!薄拔▽W歷”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改變?nèi)瞬拧案呦M”狀況,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從扭轉(zhuǎn)“唯名校”“唯學歷”用人導向,到堅決防止和糾正學歷歧視,這明顯加大了力度?!拔!薄拔▽W歷”用人導向,就是學歷歧視,以學歷識人。但之前對于這類歧視,幾乎沒有防止和糾正措施,一些地方政府在引進人才時,就提出要面向“雙一流”建設學校畢業(yè)生,給予這些學校畢業(yè)生落戶優(yōu)待,可不見哪個部門站出來指出這是“唯名校”用人導向、學歷歧視,必須糾正。于是,一邊是要扭轉(zhuǎn)“唯名?!庇萌藢虻囊?,一邊是地方政府重視人才,引進、招聘“雙一流”畢業(yè)生這樣的報道比比皆是。

要做到防止并糾正學歷歧視,就應該清理各地政府部門出臺的人才政策以及所有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國有企業(yè)的招聘公告中,明顯涉及學歷歧視的條款,如某類高校畢業(yè)生、某一層次學歷畢業(yè)生,可獲得怎樣的落戶優(yōu)待措施這樣的條款,就是學歷歧視,對此不能有任何含糊。

防止并糾正學歷歧視,是存在很大的阻力的,比防止和糾正性別歧視、年齡歧視更復雜。對于防止和糾正性別歧視、年齡歧視,輿論普遍贊成,認為就應該男女性別平等,35歲以下和35歲以上平等。但對于學歷歧視則不然。有不少人認為,地方政府引進人才,把“雙一流”建設學校畢業(yè)生作為引才對象,是重視人才,開放落戶不能一步到位,先向“雙一流”建設學校畢業(yè)生開放,有何不可?用人單位提出985、211要求,這可以提高招聘效率,而且,也可以激勵學生上進,考985高校的高考分數(shù)比考一般高校的高考分數(shù)高多了,怎么可能一樣對待呢?學歷都一樣,那誰還會努力學習考更好的大學呢?

其中,對非全日制碩士的歧視,很有代表性。有關教育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國家統(tǒng)一下達招生計劃,考試招生執(zhí)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培養(yǎng)質(zhì)量堅持同一要求,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可有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明確提出不要非全日制碩士。一些社會輿論也支持,認為非全日制碩士的錄取分數(shù)低、教學要求不嚴,為何要和全日制碩士平等對待。

這就是頑固地以學歷論人,把高學歷等同于優(yōu)秀人才,認為進名校分數(shù)高就比其他人強。這一人才觀不改,防止和糾正學歷歧視就很難。治理的第一步應該從地方政府引進人才、公務員招考、事業(yè)單位招錄開始,清理不合理的學歷門檻要求,以及針對不同學歷求職者的不同政策。與之對應,在評價人力資源建設成效時,不能用人力資源隊伍的學歷結構作為考核、評價的指標,如果強調(diào)博士比例、研究生比例、名校畢業(yè)生比例,那用人單位的學歷歧視,也就被鼓勵。

進一步需要治理隱形歧視,表面上用人單位不提非985、211不錄,但在實際招聘中還是按學歷篩選求職者,先看有無博士學位,再看博士學位獲得者的碩士學歷,再看本科學歷,“一格一格降人才”。對于這樣的篩選方式,學生感受到被歧視,但很難找到證據(jù)。這一方面需要指導、推進用人單位建立以能力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求職者的維權意識,及時收集可以表明用人單位存在歧視的證據(jù),積極維權。

另外,對于防止和糾正學歷歧視,需要避免在沒有學歷硬性指標情況下,如何做到招聘用人的公平公正。打破“唯學歷”“唯分數(shù)”“唯論文”等評價體系,都存在這一問題。這就需要推進用人單位的現(xiàn)代治理,防止人情因素等影響評價的公平公正,要建立專業(yè)評價體系,重視人才本身的能力與實際崗位貢獻。(蔣理)

【責

責編:康玉潔

來源:北京青年報

返回頂部